隨著中國經濟勢力的增長,超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發展,據統計中國有22萬棟高層建筑,152m以上的摩天大樓超高層數量占據世界總數的87%,超過300米高在前100座中占有61座。
為適應我國超高層建筑快速發展的需要,使工程技術人員全面了解超高層建筑防火技術,合理應用消防技術,實現防災減災,近日,全國第一屆超高層建筑消防學術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提煉出不少超高層建筑防火設計關鍵技術:(1)分管限斷堵。分—防火分區嚴格限制;防火分隔限制最大房間面積;垂直方向分成獨立功能段,限制火災垂直蔓延;機電系統與功能獨立段一致分隔。管—加強消防設施管理,培養和培訓消防疏散督導員,加強逃生培訓管理。限—限制可燃物,限制豎向火災蔓延和水平蔓延。斷—火災時斷氣,火災時合理斷電;堵—封堵可能煙氣蔓延的所有空隙和管道井。(2)建筑防火分區中筒可劃分為獨立的防火分區、防火分區面積宜經濟合理,但應限制最大房間的面積;疏散每個防火分區應有2部獨立疏散樓梯,但當有2個防火分區時,為提高建筑面積有效利用率,可有1部共用,但應各自有前室,疏散距離和寬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疏散技術和電梯疏散技術;消防車救援窗的設施和逃生設施的設置。(3)超高層建筑的耐火極限應在現有規范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建議100m以上的建筑柱梁板墻的耐火極限為3322,防火墻應為3h,避難層的上下樓板耐火極限不應小于2h,當建筑高度超過250m時,柱梁板墻的耐火極限為4322,防火墻應為3h,避難層的上下樓板耐火極限不應小于3h;會議還對超高層建筑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抗火能力進行了交流,該結構類型在超高層建筑中應用是經濟合理的。(4)消防給水應采用可靠性計算確定系統的合理性,廚房、電器控制柜等容易起火的部位應設置點源滅火設施,如廚房專用滅火裝置和探火管滅火裝置等;系統面源火災應采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建議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采用雙報警閥的可靠系統;細水霧可作為面源火災的滅火設施,但應考慮連續滅火的技術要求。(5)當超高層建筑無開啟外窗時,應按無窗建筑進行防排煙設計;內走道、疏散電梯井道等應正壓送風;室外環境氣候隨季節變化對防排煙和消防性能化計算結果的影響,強調應根據當地氣候特征分別進行冬、夏、春或秋不同計算的影響;應考慮高度對于建筑迎風面和背風面的風壓影響,排煙和補風的管道井應根據當地風速,經計算確定靜壓環設置與否和技術要求。(6)電氣火災安全性,火災預防預警火災探測,礦物電纜的應用,電纜井的封堵和安全性;電氣系統分段控制的技術要求,應急電源的設置技術和要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分區分功能控制等。
(來源:重慶土木建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