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天津危化品爆炸的慘烈現狀,一位畢業于斯坦福法學院的律師對新浪財經表示,目前爆炸的原因還沒有查出,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但是,“即使與美國法律相比,中國法律相關的管理和懲罰條款也是很健全的,關鍵還是在于管理者和執行者的意識”。在這里我想讓大家了解一下法國、英國和美國是如何面對與解決化工廠爆炸事件的。
化工廠爆炸如何深刻影響法國
2001年9月,美國911恐怖襲擊后的10天,法國西南部工業城市圖盧茲(Toulouse)化工廠AZF發生強烈爆炸,工廠被炸成出一個50多米寬15米深的大坑,兩座廠房大樓夷為平地。事故造成31人死亡和2500人受傷。
設在斯特拉斯堡的法國地震監測站說,這次爆炸引起的地震波相當于一次3.4級地震,有些窗戶被震出幾公里遠。爆炸的氣浪炸毀了周圍6公里半徑內將近3萬套住房,以及幾百家企業。
20億歐元賠償金
圖盧茲化工廠爆炸案發生后,時任法國總理若斯潘和總統希拉克先后趕到了現場,他們甚至一度懷疑這也是一場恐怖襲擊。不過事故調查發現,所謂的 “恐怖襲擊”,其實是因為在爆炸一刻鐘之前,數公斤的二氯異氰酸鈉不湊巧地與亂放在地上的500公斤的硝酸銨混合,引起了300噸的硝酸銨(制造炸彈的原料)發生強烈爆炸。
爆炸讓AZF和工廠的東家,全球化工巨頭道達爾(Total)卷入了一場長達11年的官司。在這期間,對事故造成的死傷和財產賠款高達20億歐元(當時歐元兌人民幣約1:10)。2012年,圖盧茲上訴法庭判定這起惡性爆炸事故確實是由于工廠疏忽引起了化學品爆炸,AZF工廠的前經理比埃什林被判處過失殺人,3年徒刑,兩年緩刑和4.5萬歐元罰金。
此項事故僅調查費用就高達數百萬歐元,但賠償給1.6萬名死傷以及無家可歸者的20億歐元并沒有平息這場14年前的風波。直到今日,因為依然有受害者或者一些家庭財產受損者沒有得到合理的賠償,抗議從未停息。
曠日持久的爆炸案調查和賠償在各個層面影響著法國社會,首先就體現在重大事故的保險賠償法更改上。
法國文化是要時時凸顯“團結”的價值所在,在應對公共災難時,法國政府不僅要監督對死難者的賠償,還要對私人財產的賠償同樣給個說法。
2003年7月,法國甚至因為圖盧茲爆炸案出臺一項新法案,規定甲方的保險對于由“工業災難”造成的傷害也要進行賠償。在此類“技術性災難”發生后,只要死傷者,或是財產受損者都可以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則必須在3個月之內給出賠償意見。保險公司需要先做出賠償,再去起訴造成事故的一方。同時,即使沒有買保險的受害人,也可以通過一個“賠償基金”獲得賠償金。這在法國保險史上史無前例,造成了一系列保險體系的調整。
將危險企業請出居民區
同時,這一大爆炸案讓之前一直對“危險”企業十分顧慮的法國人出離憤怒。以AFZ為例,這家工廠原本在1924年建成,后來隨著圖盧茲城市發展,工廠附近民房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學校和店鋪。而環境和健康巡查員也并沒有太過關注這個居民區里的大隱患。法國有1500個非常危險的工廠,其中 500個工廠被稱作“塞韋索企業”。
這一代名詞又是源于更早的一起化工廠泄漏事故。1976年,意大利北部塞韋索市(Seveso)附近一家化工廠發生二惡英(簡稱TCDD)泄漏事故,造成約2噸化學藥品擴散到周圍地區。當地居民產生熱疹、頭痛、腹瀉和嘔吐等癥狀。許多飛禽和動物被污染致死。塞韋索居民直至泄漏兩個多星期后才被安排撤離這一地區。“塞韋索事故”發生后,歐盟在1982年作出規定:類似危險企業需要受到十分嚴格的監管。而“塞韋索企業”也成為危險企業的代名詞。可惜歐盟的規定并沒有實際落實在很多“危險企業上”,直到圖盧茲爆炸案的出現。對此,歐盟還追究了法國政府沒有依照歐盟法規的責任。
爆炸案發生后,圖盧茲市長提議所有法國人對如何處理居民區附近的化工企業做大討論,他的原話是“法國人不應該和炸彈共眠”,以及“我們不能在讓市民在工作與生命之間做出選擇”。很快,圖盧茲剩余的四家危險企業被請出了該市。
似乎覺得圖盧茲市長的提議還過于溫和,法國波爾多市政廳,普羅旺斯大區首府馬賽市政廳以及工業重鎮里昂都直接下“逐客令”,要求那些“非常危險”的工廠立即遷移別處。這幾個城市幾乎都領教過危險企業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里昂周邊曾經有很多化工廠和煉油廠,時有爆炸事故發生,甚至一次煤油場大火燒死了18人。
馬賽港口附近的煉油廠也在1992年發生過爆炸。2001年之后,馬賽政府列出了地處地中海港口附近有約65個非常危險的場所。在馬賽居住的約13萬戶居民(占該市人口的1/4)收到了特殊的小冊子,冊子里列出了如何應對各種危險和事故。
炸出2.4級地震 英國人是怎么做的
2005 年12 月11 日的凌晨,倫敦北部Luton機場附近的居民被幾聲巨大的爆炸驚醒。起火地點是附近的Buncefield油庫,這里曾是英國第5大油庫。
凌晨6點01分時,邦斯菲爾德的一個大型油罐爆炸,之后半小時內引起了附近20個油罐相繼爆炸。
三次巨型爆炸分別在6點01分,6點27分和6點28分。
最大的一次爆炸記錄為2.4級地震.....
邦斯菲爾德地區是一個大型的油料儲存區,這里有多家儲油公司,因為工廠只被允許在最小的安全距離內發展,這使得先后發展的多家儲油公司基本上毗鄰建設,甚至互相滲透,形成當時Buncefield油庫地區的情況。
爆炸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波... 幾公里外民眾的窗戶都被震碎, 40公里外的倫敦都聽到了爆炸聲。。。
爆炸發生后,沖在最前面的永遠是消防隊員。交通部門立刻封鎖了油庫附近的兩條高速公路,警方對爆炸現場周圍實施戒嚴。180名消防員參加了救火,他們鋪了30公里長的軟管泵,向大火噴了1500多萬升水,25萬升泡沫。
由于油庫附近正好是英國第7大的Luton機場,爆炸后一度引起混亂,有人傳說是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毀油庫,也有謠傳爆炸已造成8人死亡。
爆炸后的兩小時,政府負責人召開發布會澄清爆炸屬于意外事故,并非恐怖襲擊。共36人受傷,無人身亡。
白色部分為跟空氣充分混合的汽油霧.
這次事故成為整個歐洲在二戰過后最大的一次火災和爆炸事故。
倫敦政府當時怎么處理的?
倫敦政府在這次事故中準備充分。因為英國在1999年就已經頒布了一整套的相關法規,規范工業事故發生后警方、消防和企業各方的責任,定期開展事故救援演習。并且在此次事故救援中,應急物資貯備十分充足。
同消防人員一起工作的,還有對周邊水源進行監測的英國環境保護署的專家們。油庫附近有兩條主要河流,專家從爆炸發生后就對河水水質進行實時監控,觀察是否有爆炸造成的污染物進入河中。環保部門和消防局合作,直接將消防廢水引入救援現場的地下排污系統。滅火工作結束后,統一進行處理。事后那些夾雜著滅火劑、石油、汽油殘跡消防廢水并沒有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嚴重影響。
英國政府努力保證公眾的知情權。警方在事發當天上午就將油庫附近的2000多居民疏散到附近體育中心。
第一時間通過媒體否定有“恐怖襲擊”的可能,打消了英國公眾和媒體對“恐怖襲擊”的猜測,避免了社會恐慌。
警方、消防局和衛生部門每天定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最新信息。
各部門還分別開通熱線,接受公眾問詢。
衛生保健局的網站詳細介紹了油罐爆炸對健康的影響,并對附近居民提出相關保健建議。
法院開庭審理追究相關事故責任人
2006 年1 月英國成立獨立的事故調查委員會,自2006 年2 月21 日發布第一份調查報告以來,一共公布了9 份報告,直到2008 年7 月才宣布調查結束。由于委員會深入而全面的調查,事故的完整過程和和深層原因被逐步揭示。同時在倫敦政府和民眾的積極配合下,整個城市并沒有慌亂,而是成功、平穩、有序地應對這次事故。
在這場事故的調查報告發布后,這場事故成了在英國每一個學化工和安全生產的學生都要學習和分析教訓的一場事故。
兩年前,美國人這樣處理得州化工廠大爆炸
這次爆炸造成14人死亡,其中12人是消防員和醫護工作者,60人失蹤,約200人受傷;造成至少10棟建筑起火,約70棟民宅被毀,包括兩所學校和一家養老院,一棟50戶的公寓樓只剩“框架”。
那一晚,韋斯特化工廠的爆炸被形容成極端恐怖的“核爆炸”,震驚了全美乃至全世界。爆炸發生后,美國國會與得克薩斯州政府迅速投入大量精力進行應急救援。
爆炸發生后的官方救援動向
化工廠附近近2700名居民稱感受到震感,美國地質勘探局官方公布實時監測數據,數據顯示爆炸引發的為2.1級地震,震源深度為零。
當晚,得克薩斯州州長佩里發表文字聲明:稱正密切監控事態發展并收集相關信息,同時已經動用州內資源,為當地盡可能提供援助,附近數十個鎮縣也已派出救援人員前往事發現場提供協助。
▲ 美國總統奧巴馬攜妻子出席爆炸事故受害者追悼會
翌日,白宮官網及時發布總統奧巴馬聲明。
與此同時,駐得克薩斯州的軍事部隊對爆炸發生地區進行實時空氣質量監測,以及化學生物危害評估。結果表示,爆炸發生時可能產生不知名有毒氣體,導致空氣污染。
韋斯特獨立學校在官方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消息:該學區五所學校全部關閉,重新開放時間等待進一步指示。關閉的5所學校在爆炸發生后的5日后才恢復上課。
爆炸發生后,由于擔心含有無水氨的有毒煙霧擴散和新的爆炸,韋斯特鎮周邊數公里范圍被嚴密封鎖,化學安全局和空氣監測部門趕赴現場處置。
美國煙酒槍炮及爆炸物管理局(BATF)在4月18日晨間宣布,將派出一個國家級別的應對小組——突發事件管理小組(IMT)奔赴爆炸現場,其中囊括了火災調查、爆炸專家、化學家和警犬部門。
美國化學安全和危險調查委員會的反應也十分迅速派出調查小組前往韋斯特化工廠,尋找爆炸原因。美國化學安全和危險調查委員會是一個獨立的聯邦機構,專門負責調查工業化學品導致的事故。
4月18日上午,到達化工廠的人員還包括德克薩克斯州第一城市搜救特遣部隊、得克薩斯州林務局和得州農工大學獸醫和生物醫學學院的團隊。
在爆炸發生兩個月后,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評估得克薩斯州的整體救援情況后,開始拒絕為韋斯特鎮提供更多援助,理由是州政府已有能力負擔所有救援物資。
爆炸事故調查以及相關法律的完善
韋斯特化工廠爆炸事故的調查由美國消防局、得克薩斯公共安全部門以及美國煙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共同進行。調查人員稱共采訪了約300人,并在初步調查后篩選出160條線索跟進。
最終,調查人員得出結論:韋斯特化工廠的倉庫中儲藏了5400磅硝酸銨。硝酸銨是一種農業上常見的肥料,但在某些條件下可成為威力巨大的爆炸物。盡管如此,調查人員并未得出起火的真正原因。
2014年4月22日,美國化學安全和危險調查委員會公布了此次事故的初步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公司相關人員并未將化學物質存儲在適當位置,與聯邦和州內法規的高危化學品存放要求相去甚遠。
調查委員會在官方聲明中措辭嚴厲:韋斯特化工廠爆炸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它的發生完全是因為韋斯特化工廠并未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操作。
在事故發生之后的一年內,美國化學安全和危險調查委員會追蹤全美1351家化工廠,實地調查他們硝酸銨存放位置條件,對于不合規范的工廠,執行相關處罰并勒令整改。
韋斯特化工廠爆炸事故發生后的幾周時間里,美國國會舉辦了一系列的聽證會。在這些聽證會中,聽證代表呈遞了一系列法規提案,其中有關于硝酸銨等化學藥品存放以及化學藥品泄露的全州通報系統,然而國會并未立刻采納。
▲ 谷歌捕捉的韋斯特化工廠爆炸前后衛星圖
直至2014年4月,得克薩斯州也并未建立針對化工廠管理的新法規,但《華爾街日報》等相關媒體持續追蹤此次事故以及當年聽證會相關提案的進程。
2015年4月,時值韋斯特化工廠爆炸案事故2周年,得克薩斯州針對硝酸銨儲存專門立法。法律規定,硝酸銨儲存設施必須與易燃易爆物保持30英尺以上距離,儲存有硝酸銨的個人與組織須向當地消防部門報備。消防部門在檢查儲存設施,消除隱患以外,還需要提前對該設施制定滅火預案(pre-fire planning),保證火災或者爆炸發生后能夠將其盡快撲滅。
完善的應急救援體系與突發事件管理小組
近年來,美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體系,形成了聯邦、州、縣、市直到社區五個層次的管理與響應機構,比較全面地覆蓋了美國本土的各個領域。作為聯邦制國家,美國各州政府一般設有專門機構負責本州應急管理事務,具體做法不盡相同。
在應對突發事件時,美國應急管理體系中有一類特殊小組——突發事件管理小組(IMT)。IMT也在事故發生后成立,其成員來自各個部門以及社會志愿者。事故應急指揮系統中的具體執行職責由事件管理小組來實現。
在事故超過當地的應急能力時,事件管理小組啟動。事件管理小組分為五種類型:聯邦或者州級(特別重大事故)、聯邦或者州級、州或者大都市級、區域、縣或城市級、村或鎮級。
第一類小組能完全執行事故指揮系統(ICS)的所有職能,有處理大型突發事件的實際經驗,裝備配備完整并能自我維持,可在全國范圍內出動。
第二類小組也能完全執行事故指揮系統(ICS)的所有職能,但相對第一類小組來說,規模較小,經驗較為缺乏,主要在各州范圍內出動;必要時,也能在全國范圍內活動。
目前,在全美共有第一類小組16支,第二類小組36支。為強化小組的專業素質與能力,小組成員需要不斷學習并進行訓練。
聯邦應急管理局建立了四級培訓機制,如想加入突發事件管理小組,就需要參加培訓課程并經考核合格。培訓需按照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進行。
事故發生之后,在祈福,震驚之余.... 糾清事件發生的原因... 吸取經驗和教訓,把這些教訓傳遞給接下里一代又一代新的年輕學生和工程師們。才是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