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屬無機非金屬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鋼鐵、有色、水泥、玻璃、陶瓷、化工、機械、電力等國民經濟各領域的高溫工業生產過程中,是保證上述產業生產運行和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支撐材料。在高溫工業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耐火材料工業發展狀況
2000年以來,是我國耐火材料工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階段,在鋼鐵、有色、水泥和玻璃等高溫工業高速發展的強力拉動下,耐火材料工業實現了產銷兩旺,效益增長,產品結構調整效果顯著,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到目前為止已成為世界耐火材料的生產和出口大國。
1、耐火原料及制品產量穩步增長,滿足了國內高溫工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1~2013年耐火原料及制品產量穩步增長,其中"十五"末比2001年增長112.67%;"十一五"末比"十五"末增長217.29%;2013年是2001年的8.34倍。
2001~2013年中國耐火原料及制品生產量的走勢
近年來,我國耐火材料進口量僅占國內耐火材料需求總量的0.1%左右,足以說明我國耐火材料產品無論是數量、品種還是質量等方面,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高溫工業生產和技術發展的需要。
2、耐火原料品級進一步提升,結構進一步優化
國耐火原料資源豐富。幾十年來,在耐火原料精選、提純、均化、合成、改性、高溫煅燒、擴大品種和提高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國可生產各種耐火原料十幾類百余種,產量高達3000多萬噸,基本滿足了耐火材料生產和技術發展的需要。
3、優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工藝裝備水平明顯提升
2000年以來,耐火材料工業緊隨鋼鐵、水泥、有色和玻璃等下游行業快速發展和優化升級的步伐,圍繞高溫工業關鍵環節對耐材的需求,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和新產品開發,保證了下游行業生產運行和技術發展的需要。針對冶金、水泥、玻璃等下游行業對耐材的新要求,各優勢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開發出了性能優異、質量穩定、節能環保的新產品。同時各企業積極推動耐材無鉻化技術,為環境保護和下游產品無鉻化提供技術支持。隨著耐火材料工業的快速發展,重點耐材企業的裝備不斷提升,自動化水平逐漸提高。優勢企業先后購進先進設備。在耐材企業的裝備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的同時,生產自動化程度提高,人工成本降低,產品質量穩定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二、我國耐火材料工業在國際耐材市場中的優勢和地位
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我國耐火材料工業發展迅速,生產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品種結構不斷完善。到目前為止,我國耐火材料產品的品種和總量不僅滿足了國內高溫工業生產和發展的需要,而且出口量也逐年遞增,市場遍及亞洲、歐洲和美洲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已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2001-2013十三年間我國耐火制品的出口量及增長情況
1、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的資源優勢:我國具有豐富的耐火原料資源,菱鎂礦、鋁土礦、石墨等為我國重要的耐火原料資源,均以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著稱。我國耐火原料在精選、提純、均化、合成、改性、高溫煅燒,擴展品種和提高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國可生產的各類耐火原料有十幾類百余種,產量高達3000多萬噸。
2、我國耐火材料市場優勢:中國不但是耐火材料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耐火材料的消耗大國。因此,中國是耐火材料產品的“大市場”,為耐火材料工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我國耐火材料人才和技術優勢:中國是培養和從事耐火材料專業技術人員最多的國家。不少高校均開設耐火材料專業學科,每年為耐材行業培養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同時設立了研究機構,實行了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協同創新機制。加強了與生產企業的合作,為耐火材料行業的生產發展提供了技術保證。
雖然我國的資源豐富、市場大、人員多,但行業的整體競爭優勢并不明顯,這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制約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1、原料礦產資源問題:雖然我國耐火礦產資源儲量豐富,但長期以來對礦產資源規劃不合理,重開發而輕保護,濫采濫挖、破壞和浪費現象較嚴重,不合理規劃不但造成了資源浪費,也影響到耐火材料行業的產業安全,少數特種耐火原料資源缺乏。
2.生產集中度低:由于耐火材料行業生產工藝流程短,建廠投資小,在耐火材料發展過程中一大批中小耐材企業涌現出來,并造成了耐材行業“小、多、散”的狀況。我國耐火材料產量占全球總量的65%左右,但世界銷售收入前10名企業中沒有中國企業。按工信部下發的“關于促進耐火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若干意見”中的發展目標要求,2015年前10家企業產業集中度要達到25%,2020年要達到45%。就目前耐火材料行業現狀來看,任重而道遠。
3.耐材行業產能過剩突出,市場無序競爭嚴重:耐火材料產能已由“結構性過剩”轉變為“全面過剩”,導致產品低價競銷,市場秩序混亂,產品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且短期內僅靠行業自律難以改變。
4、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由于耐火材料行業的利潤水平不斷下降,全行業的研發投入增長較慢,研發平臺建設落后于目前的形勢要求;缺乏公益性的研究機構;研發團隊的水平不高,研發的手段還較落后;研發資源的配置不合理,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創新能力明顯不足。同時,研發項目前瞻性不強,生產與應用的銜接不夠順暢,應用過程中的問題解決不夠及時精確,難以很好地引領和支撐耐火材料行業今后的發展。
四、耐火材料行業發展趨勢
2000年以來,耐火材料行業工業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耐材工業實現了產銷兩旺、效益增長。國內高溫工業所用耐材基本自給,出口量不斷增加,已成為世界耐火材料的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下一步,耐火材料及主要下游行業生產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國內耐火材料的需求量呈下降趨勢,行業發展重點是調整產業結構,整合研發資源、增強創新能力、推動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能力。
1、耐火材料需求量下降趨勢:(1)主要下游行業產品產量將逐步進入峰值平臺區;(2)下游行業產能增速將進一步放緩;(3)耐火材料的消耗將逐漸下降
2、耐火材料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優勢企業通過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等方式進行戰略重組,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實現耐火材料工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尤其是2010年以來發展較快。2013年全國耐材企業銷售收入前10家銷售收入為169.40億元,比2011年增長7.69%。前10家占14.12%。前15家占17.42%。目前,以大型企業為龍頭、以產品為基礎、以產權為紐帶,跨所有制、跨地區的聯合重組勢頭仍在繼續,將有利于行業生產集中度的提高。
3、對行業發展的幾點看法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國各行業都得到了高速發展,耐火材料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耐火材料生產和出口大國。但是,10年來,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些教訓是深刻的。
一是產能過剩問題。一個行業產品產能過剩最明顯的表現主要是兩個方面:(一)行業內企業無序競爭,競相殺價;(二)下游行業持續壓低采購價格,無端拖欠貨款。
二是品種結構問題。近年來一直強調說,我們的普通產品比例高,高端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比例低,企業應上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功能性耐火制品等等,但有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①怎樣的結構才叫合理呢?高端品種比例大產品結構就合理嗎?②哪些品種是高端產品?哪些又是高技術含量產品?大家都能生產的產品還算是高技術含量和高端產品嗎?③哪些品種是高附加值的產品?
三是與國際先進水平比我們存在的差距。2011年,中國耐材產量占全球的69%,但銷售收入前10名的企業中沒有中國企業。說明我們的企業規模不大,實力也不強,"小、多、散"的狀態一直未能改變,集中度太低。據PRE統計,2011年歐洲耐材產量600萬噸,年營業額46億歐元,綜合平均價格6000元/噸以上,遠高于我們的產品平均價格。
五、建議
第一、作為行業協會應正確引導企業在不增加耐材總量的前提下,把現有的產品做好、做精,推動企業聯合重組,提高生產集中度和整體競爭能力。
第二、關于新形勢下耐材工業創新驅動的重點:
(一)重點研發含鉻耐材的替代產品。
(二)加大潔凈鋼冶煉用低碳、無碳產品的研發速度。擴大鎂鈣系產品在鋼鐵工業的應用,降低污染、凈化鋼水。
(三)通過工藝改造和精細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提供用戶滿意的優質產品。
(四)重視廢舊耐火材料的再生應用研究,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第三、不斷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非耐產品。
第四、調整經營戰略,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努力降本增效,保證平穩運行,實現穩中求進。當前特別要關注的是應收貨款的回收,加強資金管理,規避經營風險。
總之,企業發展和生產經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通過技術創新和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