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黨委書記薛林在接受《中國消防》雜志采訪時,就當前消防裝備研發現狀指出“新裝備新產品開發最忌標新立異”。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防裝備的研究方向也在發生著變化,體現著時代特征和實用性能。石油化工類火災頻發,火場上的供水需求日趨加大,救援中繩索的安全性、阻燃性等性能,火場排煙及照明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消防裝備也更具時代性和實戰性。企業的敏銳性很強,消防裝備技術緊緊圍繞著石油化工火災、數字化單兵裝備、火場大流量供水、火場排煙、機器人、繩索救援、特種高效能破拆、火場照明等重點和熱點方面聚焦研發、生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績,緊貼實戰和實際需求。
同時現階段,我國的城市消防建設標準正在修訂,根據公安部副部長李偉對消防裝備的新要求,其中附錄中涉及到部隊裝備配備表需要重新進行修訂,調整不合適的裝備、納入新的裝備,優化同類裝備。
我們國家的消防裝備比十年前,在產品門類、規格品種、廠家數量、裝備質量、產品工藝、創新能力、材料、智能化自動化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大多數企業理念新、創新強,正在快步向前發展。很多重型機械廠、大型車輛廠都加入了消防裝備研究行列,增強了消防車輛裝備領域的整體實力。軍用供水技術、偵查技術、紅外探測技術應用到了消防裝備上,更加提升了消防裝備的實戰能力。
我國消防企業近幾年的獨立研究產品也不斷涌現,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破拆工具越來越精細、服裝也從人體工學和美觀上下了功夫,消防裝備的結構、流線、材料等制作工藝方面有明顯提升。
但有些企業也過于追求新、奇、特,研究出的產品不符合標準,容易引起誤導,在實際應用中也容易出現問題。規格、型號多樣,相關部門很難制定標準;一些產品沒有中文標識,不便于理解應用;有些產品過于追求好、貴,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裝備注重實際效能,不一定越貴就越好用;新產品的使用手冊,應用說明也應同步客觀地進行完善,便于使用者應用。